欢迎来到 餐饮宣传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餐饮关注 > 正文

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三链同构全力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9-01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标“四个最严”,聚焦“三链同构”,充分发挥“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的优势,全面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水平,探索出一条以监管高质量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202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对漯河市坚持“三链同构”推动食品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通报表彰。

  一、突出质量提升,实施品牌战略

  一是高站位谋划。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漯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漯河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11个方面对共建河南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政策支持,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漯河市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出台了《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行动计划》,设立市长质量奖、市长标准奖。二是品牌带动。实施“漯河制造”品牌战略,推动漯河产品向漯河品牌转变。目前,漯河市食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著名商标64个。强化“三品一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1个,绿色食品认证证书135张,有机食品认证证书1张,“三品一标”认证位居全省第二。三是知识产权强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推动企业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国家、行业、团体标准,推动漯河制造向漯河创造转变,漯河速度向漯河质量转变。202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增长20.4%,其中发明专利和授权量同比增长49.8%,授权量增幅位居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3%。

  二、突出监管导向,聚焦三链同构

  一是实施智慧监管。探索建立了“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将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品生产许可、日常监督检查、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综合执法、信用监管等主要职能和企业的“透明车间”“食品安全溯源体系”“自查报告”等主体责任汇于一体,在平台上实现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双落实”,不断提升监管质量和监管效能。二是延伸产业链。坚持产业内不同企业、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互补对接,全面推进“六个打通”,即:打通食品与装备制造、造纸包装、生物医药、食盐化工、运输物流、动物饲料之间的“堵点”,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互促共进的产业树、生态圈。三是提升价值链。用标准提升产业价值,引导企业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促进肉制品、调味面制品、粮食加工品、食品添加剂和植物提取物等特色产品的转型升级。四是打造供应链。以面制品生产企业、面粉加工企业、小麦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农科院和小麦育种专家五个层面的深度合作,打造优质供应链,搭建多维度产销对接平台。

  三、突出标准引领,夺取行业高点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制定了《漯河市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2020—2025》,出台《漯河市食品安全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漯河市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建立标准化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今后5年标准化发展的战略定位,通过“1+2+1”战略合作,多领域推进“标准化+”行动,形成了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二是抢占标准“话语权”。发挥漯河市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信誉优势,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辖区内食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39项、主导8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4项。三是推行先进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把《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食品安全体系(FSSC22000)等先进的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导入食品生产企业,加大企业的推行运用力度,全面提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目前,辖区内70%以上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实施“HACCP”管理体系,大型食品生产企业100%推行ISO 22000等先进质量管理体系。


原文链接:http://www.samr.gov.cn/spscs/sjdt/gzdt/202108/t20210827_33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