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63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05-04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冀卫提主字〔2022〕第7号
王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健康河北建设的几点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河北建设。为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按照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的“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早在2017年5月,省政府成立了健康河北领导小组,由时任省长许勤任组长,省委副书记、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52个省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健康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扎实举措,进一步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加强政策统筹和部门协同,推动健康河北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为深入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省领导迅速作出批示,由健康健康河北领导小组会同省爱卫会统筹推进实施健康河北行动,并多次组织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方案和措施,多次进行修改完善,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健康河北领导小组会议、省委委会会议先后审议通过,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分别印发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贯彻〈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若干措施的通知》,健康河北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分别印发了《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和《健康中国·河北行动目标和主要指标》等推进实施健康河北行动的系列配套文件。
我省在推进实施健康河北行动相关配套文件中,明确了健康中国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的总体目标。从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等三方面实施15项行动,其中,聚焦健康影响因素,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等6个专项行动;聚焦全周期健康,实施妇幼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等4个专项行动;聚焦重大疾病,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糖尿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等5个专项行动。每项专项行动有目标、有指标、有路径。与此同时,《健康河北行动(2020-2030年)》,细化明确了每一项行动的具体举措,着眼打造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组合拳,提出结果性、倡导性以及政府工作指标、约束性指标等93项主要指标。
一、关于加强河北全省医疗健康信息一体化建设。这是全省推进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为大力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省卫生健康委已经修订了《河北省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成了河北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政策保障和技术职称。截至2021年底,27家医院完成与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对接,11家医院已获得互联网医院执业资质,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30.8万。已经基本实现了实施精准预约诊疗。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制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约诊疗工作的通知》,推动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接入“河北智慧健康微信公众服务号”,进一步提高分时段预约精度,优化预约诊疗流程。目前,有6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完成平台对接,统一开放号源,实现预约挂号、信息查询、健康宣教、缴费充值等多项便民服务。在发展远程医疗方面。医联体全部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积极搭建远程医疗救治体系,充分发挥省级远程医疗平台功能和作用,联通全省224家医疗机构。2021年开展远程医疗服务84858人次,省级开展远程教育189场次。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完善远程医疗平台功能,扩大远程医疗网络覆盖范围,推广远程医疗运用。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稳步增加互联网医院数量。
二、关于加强河北全省健康体育教育工作。省教育厅牵头制定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方案,对学生、家长、学校、政府四个层面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学生要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积极参加健康知识学习,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主动参与健康教育相关活动,掌握健康素养知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一是明确责任分工。坚决落实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责任,压实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责任。确保部署工作有领导牵头、检查工作有具体部门负责、落实工作有直接责任人实施。二是融入课堂教学。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落实教学内容、课时,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三是拓展教育渠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程融入、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依托传统媒体、新媒介、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四是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课程设置与课时保障、师生健康管理等制度,规范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配备与培养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意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按照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严格落实课间操制度,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推动地方和学校落实学生每天 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每天放学后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家校协同营造良好体育氛围。印发《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方案》,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增加分值权重,改进考试方法、考试内容和计分方式。六是做好学校疾病防控工作。加大学校传染病防控力度,在做好常态化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肝炎、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教育,提高师生知晓率和主动预防的行为能力。扎实推进近视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河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紧紧抓住重点环节,突出关键部位,结合教育行政部门近视防控的职责,扎实做好近视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认真做好学生常见病和慢性病监测与干预工作,切实掌握学生龋齿、肥胖、营养不良、脊柱侧弯等学生常见疾病的基本情况,分析发生发展规律,认真研究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省教育厅成立了河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印发了《河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河北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通知》,开展了两批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共建成15所国家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57所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加大主动干预力度,提升学生主动预防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关于建立北京天津康养后花园相关工作。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已经就相关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明克提出要优化老龄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质量,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健全健全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在内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加强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宣传推广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保险等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推进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服务,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加大安宁疗护人才培养力度,石家庄、唐山、邯郸被确定为第2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市,全省确定51个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开展贫困老年人失能状况评估和照护服务,农村医养结合模式得到国家充分肯定。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利用河北省区域优势,北京、天津人口密集特点,全省一盘棋,建立康养后花园。
四、关于推广科普河北发展。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推进中,着眼引导群众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技能,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省卫生健康委在2019年就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的通知》,首批遴选出166名健康科普专家,组建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广泛宣传居民健康素养66条等科普知识。举办“人人学急救”培训、健康传播技能大赛和“健康明白人”大赛,到2020年,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6.68%,已经高于全国平均值。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实际,编制“新冠肺炎公众预防指南”,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媒体,广泛宣传戴口罩、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使用公勺公筷等防控知识,筑牢群防群控防线。在全国残疾预防日、全国爱耳日、全国爱眼日等宣传节点,发布预防信息,宣讲预防知识,广泛开展预防宣传教育“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活动。在全国首创开办农村妇女讲习所,深入基层传播健康保健知识。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坚持扎实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四进”活动,每年普及培训20多万人。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中医药大省优势,建立健全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在省中医院建设了全省中医治未病示范中心,推介一批效果明确、经济实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持续加强市级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县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1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立了治未病科。组建了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巡讲团,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每年举办活动千余场、受众逾百万人次。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国医话健康》养生微视频200余期,支持河北广播电视台农民频道开办《非常大中医》中医药科普节目,传承中医治未病理念,助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大力推广科普河北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方式会将治疗疾病方式逐渐转向预防疾病为主。
五、关于建立互联互通区域化的诊疗中心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我们全力支持推进相关工作。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综合考虑全省医疗资源布局现状、转外就医患者分布区域等因素,选择省会、张家口、秦皇岛等地,以北京高水平医院为依托,合作建设河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围绕死亡高、疾病负担重、跨省异地就医集中、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心血管、肿瘤、神经、创伤、呼吸等病种,建设相应专科。力争通过3-5年努力,在我省建成一批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培育一批品牌优势明显、跨区域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医疗集团,打造一批以高水平医院为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作平台,形成一批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专科联盟,重点病种治疗水平与北京等地差距大幅缩小,跨省就医人次大幅减少,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为做好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工作,省直部门已经成立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支持政策清单,明确在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医院补偿机制、创新药物和技术使用、可持续发展方面及对输出医院支持力度等方面管理措施和支持政策。经跑办盯办、积极争取,全省有3个项目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范围。其中,201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被确定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批试点项目之一,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使用,在北京冬奥会医疗卫生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被确定为第二批试点,相关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利用北京天津医疗条件,建立互联互通的区域化疾病的诊疗中心。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
2022年4月20日
领导签发:徐春芳
联系人及电话:常战双,0311-66165536
抄送: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教育厅。
上一篇: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518号提案的答复
下一篇: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86号提案的答复
原文链接:http://wsjkw.hebei.gov.cn/jyta/387961.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05-04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
- 2022-05-04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
- 2022-05-04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省...
- 2022-05-04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
- 2022-05-04河北省全民健康信息化服务能...
- 2022-05-04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全民健...
- 2022-05-04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河...
- 2022-05-04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