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肠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腹泻
时间:2024-12-24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报讯(特约记者 李雅 苏萍)近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联合Ⅰ期临床试验研究病房成功完成了福建省首例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治疗难治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这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为难治性腹泻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一位62岁的男性患者在2个多月前出现排蛋花样稀水样便,每天排便十几次,同时伴阵发性腹部闷痛。患者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如解痉、止泻、抗感染、抑酸保胃等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1个多月前,患者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求医,在住院期完成粪便培养、艰难梭菌检测、肠镜、肠道菌群微生物检测等一系列检查。检查结果发现,患者肠道菌群严重失衡,有害菌显著增加,有益菌减少。梭菌属、肠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显著上升,是正常人的5倍以上,菌群紊乱问题显著。
消化内科主任陈丰霖与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主任阙万才带领的肠道微生态治疗临床研究团队进行详细评估,决定为患者采取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这项创新性治疗方法,为其构建一条便捷且高效的移植途径。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医生在内镜直视下成功将管路固定于患者回盲部,将50毫升菌液通过管路缓慢注入患者的肠道内。接下来的5天,患者在消化内科病房中也进行了每日50毫升菌液移植。移植后,患者腹泻症状明显改善,已恢复半流质饮食并顺利出院。消化内科与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将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研究。
与慢性腹泻相比,难治性腹泻是一种持续时间更长、反复发作且难以治愈的腹泻,其病因复杂多样,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因此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如肠道菌群移植可能成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途径。肠道菌群移植作为肠道菌群相关疾病治疗的核心技术,是指将健康人群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应用于部分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难治性腹泻取得较好的疗效,也为肠道内和肠道外疑难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策略。
原文链接:https://wjw.fujian.gov.cn/xxgk/gzdt/mtbd/202412/t20241224_659696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福建莆田立法促进分级诊疗
下一篇:福医二院血液科启用智慧病房
最新信息
- 2024-12-24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
- 2024-12-24最新!省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
- 2024-12-24国家疾控局召开学习贯彻《习...
- 2024-12-24人民网:江苏:打造坚强“医...
- 2024-12-24国家版体重管理指导原则发布
- 2024-12-24人民网:江苏:看病就医念好...
- 2024-12-24天津市口腔医院当好群众口腔...
- 2024-12-24北京口腔医院新建主院区全面...